要种植出健康无公害的草莓,生产管理手段很重要,今天我们就来像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青岛郝家草莓的生产管理经验.
草莓适宜冷凉的气候条件,草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8~25 ℃,夜间最低12 ℃。萌芽期白天26~28 ℃,夜间8 ℃以上;开花期白天20~25 ℃,夜间10~12 ℃;果实膨大期白天18~25 ℃,夜间8 ℃。出现30 ℃以上高温时,要及时通风降温。基质湿度以保持50%为宜,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。
大棚草莓结果期长,总需肥量较大,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,要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,增加追肥次数。定植后15~20 d,新根开始萌生,每667 m2追施尿素5~7 kg作提苗肥。开花结果期一般20 d左右追肥一次,每667 m2施5~8 kg复合肥。根据草莓叶色,可进行叶面喷施0.3%尿素或0.3%磷酸二氢钾三四次,提高坐果率,增加单果重。花期也可喷施0.2%硫酸钙+0.05%硫酸锰肥液,提高果实硬度和贮藏性能。
生长期、结果期要及时摘除黄叶、病叶以及下部衰老叶、匍匐茎,以减少母体养分消耗,有利于通风透光,减少病害。在第一朵小花开放前,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,每个花序留7~8朵花,结果时疏除畸形小果、病果,可降低畸形果率,又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,使果实大而整齐。
设施栽培的草莓花期早,授粉昆虫少,因此畸形果往往大量发生,严重降低果实品质、产量和效益。09:00—11:00时是草莓花药开裂高峰期,此时不宜浇水,要保持大棚内通风,有较好的辅助授粉效果。开花时做到地表不干不浇水,以防湿度过大。还可在棚内放养蜜蜂,辅助授粉,减少畸形果的发生。
坚持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,采用多种措施综合防治。清洁田园,及时清除枯枝、病(虫)叶、病果并集中烧毁。采用防虫网、色板诱杀、灯光诱杀、投放捕食螨等措施防治蚜虫、白粉虱、蓟马、红蜘蛛等害虫。生产上严禁使用高毒、高残留的农药,防治病虫害要选择低毒、低残留、分解快的生物农药、水溶性药剂。在花果期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,一般施药后最少要间隔7 d以上才能采收。

青岛郝家草莓的生产管理